發布時間: | 2024/11/1 10:04:14 | 人氣: | 116 |
小時候,每天中午放學回家必做的兩件事就是喂豬和喂雞,晚上放學則是會同其他小伙伴一起上山打豬草,家里的雞蛋或者豬賣了的錢一個重要的用途就是給小朋友交學費了。但現在再去農村還在養豬、養雞的家庭是越來越少,反而在野外的野豬、野雞卻越來越多,這是為什么呢?我作為一名從小在農村長大的孩子,給大家說下我的看法。
農村養豬、養雞的為什么越來越少農民養豬或者養雞主要是有幾個目的,首先是為了賣錢補貼家用,因為以前進城打工的農民很少,種地是農民的主要經濟來源,但是受糧食價格的影響,種地的收入總是無法滿足正常的花銷,而農民家中又都有自己產的糧食,相比于直接將糧食賣掉,用來養豬或者養雞,再賣豬或者賣雞蛋而言,賣豬、賣雞蛋的收入明顯更高。所以以前農民很少有賣糧食的,都是留著用來搞養殖賺錢補貼家用。
其次是為了自己吃的有保障,現在的交通和通信非常發達,家里缺肉了開車到集市或者市場當天就能買到,甚至還可以直接上網進行購買,省時省力。而以前沒有現在這么發達的交通和科技,要買肉只能等到一個星期一次的集市才能買到,非常不方便,為了讓自己吃的更有保障,很多農民都會在自家養點母雞用來下蛋,養一兩頭豬過年的時候可以殺年豬,腌制臘肉后能吃大半年甚至一整年的時間。最后是為了獲得農家肥,現在種地最離不開的就是化肥,而現在畝產量明顯高于以前的一個重要原因也是化肥的推廣和普及,但在以前化肥是很奢侈的,多數農民不舍得大量使用化肥,農民更多的是依靠自己的農家肥進行肥田,獲取農家肥最好的方式就是養豬或者養雞,要不也不能有“莊稼一枝花,全靠糞當家”這樣的俗語。
我們常說,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經過最近20年的發展,農村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在很多農民為了增加收入,都是直接放棄農村的生活,轉而進城打工,如果會一些裝修、電工、泥水工這樣的手藝,一個月起碼能賺萬把塊錢。這可比種地強多了,要知道現在種一畝玉米可能也就一兩千元的收入,而且這個收入還不穩定。年輕力壯的農民都進城打工了,剩下還在農村里的都是些上去歲數的老人或者很小的小孩,老人干不動,小孩干不了,也就沒人再養豬養雞了。
現在種地都是依靠化肥,各種有機肥、復合肥、微生物肥層出不窮,各種化肥也讓農民告別了依靠農家肥種地的日子,農家肥也不再是種地的必需品了,沒有了這層剛性需求,依然在搞養殖的農民也少了很多。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是,有些農村地區因為地理位置的緣故被劃定為養殖禁區,不僅規模化養雞場、養豬場不能有,就連農民養豬、養雞也是不允許的,比如我的老家就因為劃到了旅游區里面,任何養殖都被“一刀切”叫停了,現在在我們村基本找不到還在養豬和養雞的農戶了。
野豬和野雞的數量卻是越來越多在主動放棄和被動禁養兩方面的影響下,農村養豬養雞的是越來越少。相反,野外的野豬和野雞數量卻是越來越多,據媒體報道,初步統計我國現在有超過100萬頭野豬,一頭目野豬一胎可以產5-15頭仔豬,一年可以產兩胎,也就是說一頭母豬一年就能繁殖10-30頭,后續野豬數量會越來越多。那是什么原因讓農村的野豬和野雞越來越多呢?1、天敵的減少在我國,野豬的天敵是華南虎、東北虎、豹子、狼等,而野雞的天敵有老鷹、鷂子、黃鼠狼、狐貍、狼、貍貓等,據統計一只華南虎一年要吃掉100多頭野豬,由于環境的破壞和人類生活區域不斷擴大,導致這些野生動物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野豬和野雞天敵的種群數量也是越來越少,沒有了天敵的威脅,其數量越來越多。
2、野豬和野雞被保護了起來在早些年,物質資源匱乏,很多農民都會通過地牢、夾子等方式上山抓野豬、野雞、野兔等動物來吃肉。但現在野豬和野雞都成了保護動物,野豬屬于三有動物,野雞屬于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再加上2020年的禁野令,野豬、野雞都是嚴禁捕獵和食用的,人們對它們的影響正在減少,也促使其種群數量的恢復和壯大。
3、野豬和野雞都有超強的繁殖能力一頭母野豬一年可以產兩胎,每一胎能產出5-15頭小豬仔,理想狀態下一頭母野豬一年就能產出20頭以上的小豬仔,現在100萬頭野豬,按照其中20萬頭有繁育能力,那一年也能有三四百萬頭小豬仔出生。野雞的繁殖能力同樣不弱,野雞一年可以孵化2-3窩,每一窩產蛋都在6-12個,兩只野雞一年就能繁殖出12-36只野雞,這種繁殖能力下,沒有了人類的干預,天敵數量又在減少,種群想不壯大都難。
4、有超強的適應能力野豬和野雞都有很強的適應能力,野豬在我國從南邊的廣東到北方的東三省,從東邊的福建到 西邊的四川,分布于我國絕大多數地區,而且野豬屬于雜食性動物,食物來源豐富,樹根、野果、蛇、老鼠等都是它們的食物,相比于野豬的天敵而言其具有更強的適應能力。而野雞在我國除了西藏和海南島之外,幾乎遍布全國,而且野雞的主要食物是草籽、草芽、蝗蟲、甲蟲等,食物來源豐富,受到保護后其種群也是很快就壯大了起
還沒有對此評論!
評論
☆ ☆☆ ☆☆☆
☆☆☆☆ ☆☆☆☆☆
|
電話: |
電話: |
電話: |
電話: |
電話: |
電話: |
電話: |
電話: |
電話: |
電話: |